“高分一号”卫星发现最新疑似漂浮物 位于澳方公布疑似位置西南120公里 专家答疑——
参考卫星图 多久能找到?
法制晚报讯(记者 张秀晨 陶韵西) 失联第16天 聚焦卫星图
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已过半个月。在南印度洋的搜寻进入第四天,卫星图像仍是重要线索。
中国国防科工局昨日发布消息,3月18日12时许获取的高分一号卫星图像中,在南印度洋海域观测到疑似漂浮物,长约22米、宽约13米,距澳大利亚公布的疑似物位置南偏西120公里左右。
卫星图像 “高分一号”发现最新疑似漂浮物
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2日发布消息,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资源卫星应用中心、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单位对相关卫星数据进行研判,从3月18日获取的高分一号卫星图像中,在南印度洋海域(南纬44度57分,东经90度13分),观测到疑似漂浮物。
该疑似漂浮物长约22米、宽约13米,距澳大利亚公布的疑似物位置南偏西120公里左右。
此前,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20日称,澳方通过16日拍摄的卫星照片在南印度洋中发现了“极可能”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的物体,已派飞机和船只全力赶赴相关海域进行搜寻。
在印度洋发现的两个物体的尺寸非常大,较大的一个长24米,另一个稍小,附近还有一些较小碎片。地点位于珀斯西南方向约2500公里处,这一位置与之前确定的马航失联客机南部搜寻航道高度吻合。
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和国防研究中心研究院约翰·布拉克斯兰德说,从中国政府新发布的卫星图片上的物体尺寸判断,其很像飞机机翼。
布拉克斯兰德说,如果所公布的22米长、13米宽的尺寸是正确的,那么物体就不太可能是漂浮的集装箱。
与此前公布的3月16日所拍摄的卫星图像上的物体相比,新照片上的物体似乎更宽一些。
专家释疑 中国卫星新发现物体可能是什么?
为何与澳卫星拍到的大小差2米?
两次卫星图片捕捉到的物体长度相差2米,布拉克斯兰德承认这应该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。从这方面看,两次拍到的物体有可能是同一物体。
但布拉克斯兰德说,如果中国卫星3月18日拍摄到的位置在两天前的位置以西120公里,那么这两个物体就不太可能是一个,这是因为洋流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。
但是他在研究了中国方面公布的卫星图像后表示,新图的位置可能在老图的南边,而不是西边,如果是这样的话,两图拍摄到的物体很可能就是一个。
布拉克斯兰德表示,卫星图像确需一段时间才能提交,卫星图像都不是实时的,不是这边卫星刚把照片拍下来,那边的分析师就能够收到。
收到之后,分析师需要一张一张照片加以分析鉴别,来判断图片上是否真有物体,并最终确定是什么样的物体。
完成这些之后,需要对看到的图片进行回看。在公布图像之前,必须完成所有数据的分析和研究。以前曾有过将不完整的信息公布之后不得不收回的先例。
为何卫星图像会“延时”发布?
有卫星图参考多久能找到?
海洋专家认为,澳方20日宣布在卫星图像上发现两块疑似马航客机残骸以来,已经过去三天,目标残骸很可能已经随洋流漂到了160公里以外。
即便寻获卫星图像中的物体,并且能够确定是客机的部分残骸,寻获地点也可能距坠机地点非常远,给下一步寻找客机主体残骸带来困难。
接下来,搜救人员将利用数学模型大致确定搜寻区域,依靠海轮上的声呐设备试图接收客机“黑匣子”发出的脉冲信号,以及出动水下无人驾驶设备在海面以下3公里寻找客机主体残骸。
南印度洋洋流运动非常复杂,即便建立数学模型也可能估算错误,而拖延时间越久,定位难度也就越大。
例如,2009年法航坠机后,搜救人员五天后便寻获最初的残骸和遇难人员遗体,然而最终在海底找到客机主体残骸却是在两年多以后。部分原因在于,对相关洋流的数学模型有偏差,导致救援人员在其他区域苦苦寻找。
文/记者 张秀晨
直击吉隆坡
卫星拍到漂浮物 马方中断发布会
马来西亚代交通部长希沙姆丁22日晚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时,收到一条突发消息:中国卫星在南部走廊,观测到一个长约22米、宽约13米的漂浮物。
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领事参赞林动随后向中国记者证实,中方已将卫星图像提供给了马方,疑似漂浮物位于印度洋南部海域,距离澳大利亚发现可疑物海域南偏西方向约120公里处。
中国相关部门分析发现,这个疑似漂浮物呈马蹄形,中方已向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通报,但目前尚不能确定与失联客机有关,中国舰艇正前往现场确认。
希沙姆丁在发布会上公布的疑似漂浮物宽为30米,但随后发布会主持人作出修正:宽为13米。
现场回放 马方摆乌龙 13米变30米
希沙姆丁向媒体展示一位工作人员递给他的纸条,这张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纸条上,有着潦草的几行字: “先生,黄大使刚才说,他们已经收到了一张卫星图片,发现南部走廊有漂浮物。他们即将派船前往确认。”
“在几个小时之内,中国政府会宣布这个事情。”
纸条的最后清晰地标注着漂浮物的尺寸:长22米、宽30米。宣布完这一消息,希沙姆丁急着要走,“实在抱歉,我必须离开了,我要赶紧跟中方联系。当我取得更进一步的消息后,我会反馈给你们。”
由于30和13的英文发音很相似,为了防止弄错,后排看不到纸条内容的记者们纷纷挽留希沙姆丁,直接大声喊:“究竟是13,还是30?”希沙姆丁听完,比划着手指解释:“3和0!30!”希沙姆丁离开后,全球媒体第一时间往后方总部发消息,而正在此时,中央电视台快讯突然宣布,漂浮物尺寸宽为13米。
“这么小的一个数据都能弄错”
得到消息后,现场乱成一片,不论彼此熟识还是陌生,见到别的媒体就上去询问,刚才听到的是30还是13。大约10分钟后,全场所有媒体统一了,大家听到的都是30。
当大家试图找到第一个爆出13米的中央电视台记者,询问一下是否有内幕时,却找不到央视的人。到底怎么写,是按照希沙姆丁的30米写,还是按照中国官方媒体发布的13米写?
一时间,中外媒体都不敢贸然发稿,大家都抱怨怎么会出现这种局面。一些媒体提出疑问:“怎么宽比长还要长?逻辑上说不过去啊!”有媒体记者小声议论着:“搞不好是给希沙姆丁传纸条的工作人员弄错了!”
此时,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突然返场,拿着一张最新声明,告诉大家马方把漂浮物的尺寸弄错了,更正一下,漂浮物宽13米,不是30米。“因为我们得到这个消息时,发布会已经开始了。我们也是从电话中听到的,所以听错了。”主持人解释道,随后特意重复了2遍修正后的数字。
现场的记者们大呼马方摆乌龙,“这么小的一个数据都能弄错,难怪这么久找不到飞机!”
文并摄/特派吉隆坡记者 陶韵西
已收藏!
您可通过新浪首页(www.sina.com.cn)顶部 “我的收藏”,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。
知道了